山水情画

春节各地传统风俗:正月初一,开门接春纳百福,辞旧迎新贺新年

广西同志 » 同志资讯 » 春节各地传统风俗:正月初一,开门接春纳百福,辞旧迎新贺新年

牛年到了,祝大家牛年大吉,牛气冲天,行好运,发大财,脱单脱贫不脱发。

终于到了正月初一了,鼠年已经是过去式了,从今天开始就是牛年了。也到了《春节传统风俗系列》最后一篇,之后几天虽然还有各式各样,但是并不是很想写了。


正月初一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在古代有“三元”的说法,也就是“一日之元、一月之元、一年之元”的意思,古人有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这一年之始的日子,在大家心中可以说是占据了很重的分量了。当然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从今天开始,直到农历的二月二之前,你都不能理发了,不然你舅舅可能会打你。

开门炮,纳百福


要说正月初一以来第一个风俗是什么的话,可能就是这个开门炮仗了。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没有守岁的习惯了,看看春联,发发祝福,然后就回去睡觉了。但是开门炮仗这个风俗却是还保持着,尤其是在农村地方,可以放烟花爆竹的地方,这个是春节最“热闹”的习俗了。


每年除夕夜的时候,都会将家里的正门大门给关上,然后就上楼休息了,接待接春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每年都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老一辈的人根据老黄历去计算吉时然后通知大家的。可能是刚过完除夕的凌晨零点,也可能会是两点、四点、六点,记得小时候每年都会变化。现在大家比较不在乎这个时间点了,一般就选择零点或者六点,比较好安排。


会让家中生肖相冲的家人睡着不用出来,让生肖不相冲的家人去进行开门仪式。在烧香祭拜之后,就是放开门炮了,炮声一响,开门大吉,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个时间点基本是全村的人一起放鞭炮和烟花,看谁的烟花爆竹更响、花样更多,真可以说是鞭炮齐鸣,烟花满天,漂亮的确挺漂亮,就是有些吵和有些污染空气,大家都别想睡觉了。


传说开门炮可以赶走一年的晦气和穷气,带来更多的好运。所以现在其实不仅仅是新年期间,即便是店铺平时开业的时候也会放开门炮。但是现在因为安全隐患和污染问题,很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只有农村和城郊可以燃放。不过大概是因为2020年太苦闷的原因,不少城市在今年放松了部分限制,可以在一些规定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也算是为新年增添了一丝年味儿。

辞旧迎新拜大年


正月初一各地的活动都多多少少有些差异,例如有些地方到今天才开始贴对联,还有像我们这边还会大家带着孩子去宗祠门口。让小朋友们都列成一条长队,再让大人们给小朋友们挨个发糖果或者饼干,送上自己的祝福。但是大部分地区正月初一都不会变得就是,去拜年。


拜年的传统由来已久,大概从汉朝时期就有拜年的习惯了,到了唐宋时期尤其盛行。但是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要拜年都得亲身前往,也是挺麻烦的,于是他们发明出了用名帖投贺,有人家的姓名、地址、祝贺的话语,感觉这个是贺年卡最早的雏形了。在明朝之后很多人家这时候都会在门口挂一个红色的袋子专门用来收在这种贺年卡。


不过拜年一词,其实在古代指的是给长辈拜贺新年用的,当时的理解包括叩头施礼,这个礼节在北方农村地区还是存在的,过年需要给家里的长辈下跪叩头祝贺新年。在对于平辈的朋友的话,在古代是叫作贺年,就是互相道贺新年好的意思。


不过农村拜年其实也是挺尴尬的,特别是对于常年在外地工作的朋友来说。一年可能就回家一两次,同宗几百号人,几十户家庭,可能你就能认出两三户,其余的就是看着面善。而在同宗里,还不能按着年龄去叫哥哥弟弟叔叔阿姨,因为村口那个流着鼻涕的小朋友,可能就是你叔。而于此同时,虽然你对村里人不熟,但是村里的老人们可是对外出的小年轻们门儿清,对你小时候的糗事如数家珍,时不时的催促一下小年轻们的婚姻大事,嗯,春节必须经历的嘛。

正月初一马上也要过去了,距离上班的时间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一不小心春节的假期可能就要过去了,大家抓紧时间,该见得见,该聚的聚吧。


此文由山水情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赞 (1)

评论 0

暂无评论...
验证码
取 消
请选择理由
取消
私信记录 »

请填写私信内容。
取消
加载中,请稍侯......
请填写标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