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画

婚内出轨也不“渣”,就因为他是防暴警察?

广西同志 » 情感事迹 » 婚内出轨也不“渣”,就因为他是防暴警察?


准防爆警察马克(汉诺·科弗勒饰),在警校受训期间,结识了"同学"凯(马克思·雷迈特饰)。两个人一起林间跑步,一起暗夜游泳,好不惬意自在。慢慢地,这种"资本主义兄弟情"发酵了,酝酿出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暧昧和渴望。

两"兄弟"都各自有女友,马克还即将荣盛"父亲"头衔,甚至一直以钢铁直男自居。有意思的是,当马克被凯诱惑之后,为了回避自己对凯也有一种不可描述的情愫,更加为了证明自己是"纯爷们儿",就在回家之后跟自己怀孕的妻子发生了激烈的行为。可事实是,往往一个人越是想证明什么,就越是证明不了什么。一种叫做"爱"的东西,就在马克那里生根发芽。

也许是荷尔蒙的刺激,也许是肾上腺素的冲动,马克和凯也就真的"自由坠落"了,直到来自伴侣和家庭的各种阻抗和冲击,才意识到这一场"自由坠落",也只是两个人的幻想而已。回归生活,阻力依旧。


电影《自由坠落》是德国导演斯蒂芬·拉坎特的长片处女作,入选第63届柏林电影节"德国视角"单元,也被称作"德国版的《断背山》"。影片似乎揭捩了"自由"的问题,一个人对于自由的坚守,是需要忠诚于"爱我所爱",还是要忠实于家庭责任,又或者忠心于心中真我?

爱情盲目,坠落由我马克的不"自由",是因为他有妻儿有家庭,还会出轨。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被大众认可的。可是,观众仿佛并没有把马克跟"渣男"划等号。难道就因为马克的"出轨"对象是同性?反而,没有引来舆论,甚至看到两个男人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接纳,抱头痛哭,还会施以同情。究竟是被所谓的"爱情"感动了,还是被自己心中的那座"断背山"撼动了?

我们看惯了在异性恋世界里,一方或者双方为了"爱情"的一往无前,很少会看到同性恋情里为爱的横冲直撞。哪怕扣上"婚内出轨"的帽子,也不太愿意把出轨和被出轨对象,跟"渣男"做简单的系联。"自由坠落"四个字,也许是表达了,爱会让人盲目、飞蛾扑火、不管不顾,哪怕对方是同行,我也坚持"坠落"——因为爱情,纯粹地生长;因为爱情,何必管它沧桑;因为爱情,留在那个地方。


回归生活,艰难依旧爱情是爱情,生活是生活。当马克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跟另外一个男性,旁若无人地亲吻,终于按捺不住了,义正辞严地质问,"我们可没把你教成这样,马克!"母亲的话,除了有对自己儿子出轨的愤怒,更多的则是对儿子行为的不能接受。这又转到很现实化的环境,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再怎样开明,"同性"依然是"谈虎色变"的存在。

这大概也是当下很多同志生活的现状吧。两个人,相爱相杀地走过了一段时间,也度过了痛痒的磨合,被临门一脚挡了回来的就是"原生家庭"。如果说英雄是难过美人关,那么同志就该是难过父母关。遗憾的是,《自由坠落》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满的解答方案,似乎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导演表达的硬伤之一。


其实,熟悉历史,就不难发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同性之情数见不鲜。可缘于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让异性恋成了主旋律,同性感情反而变成了过街老鼠?什么父母以死相逼、断绝关系、吃药手术等浓烈的戏码,接连不断地充斥各类新闻媒体。用心灵鸡汤的话说,社会打磨了我们身上的所有棱角,就是为了让我们滚得更远。当我们周身棱角不在,变得"泯然众人矣",看起来的的确确在社会生活中滚得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顺畅,可我们忘了生命原初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生物本能——自由坠落。


生在人间,何必抱歉那么生而为人,也就无可厚非。

有段警队同侪洗澡的场景,有人问,"一只同性恋老鹰该往哪里飞?"得到的回答是,"飞回老巢。"

"老巢"一词,一语双关,在德语里还有,它还有性器的意思。可见,人们对于生物性的认知,总是会复归最原始的层面,令人着迷,难于招架。

影片结尾,男主跟开篇场景一样,在跑道上散发着雄性激素,呼吸均匀,似乎又回到了警校受训的那个时光。


此文由山水情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赞 (0)

评论 0

暂无评论...
验证码
取 消
请选择理由
取消
私信记录 »

请填写私信内容。
取消
加载中,请稍侯......
请填写标题
取消